
金世元,中共党员,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北京市卫生学校主任中药师,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现任主任中药师,北京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会中医中药学中药审查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评议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评审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临床药物评价专家、中国中医药学及中药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药学会常务理事及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材系统高级职称评委、北京市卫生技术系统中医中药高级职称评委;国家级大型图书
《中华本草》编委、现代实用中药系列丛书编委会学术顾问;《首都医药》、《光明中医》杂志编委;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技术顾问等,对中药的鉴定、炮制、制剂等有丰富经验。




在金世元的药学研究中,他尤其重视"地道药材",为了掌握这些地道药材的特性,年轻的金世元经常是背着干粮,夹着雨伞,到各药材产地去,虚心向药农请教,在实践中了解原料药材之间的差别。
在中医药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真伪药材的论述,为了印证这些前辈医家的经验,金世元跑遍了全国的各药材市场,在这深入的调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练就出一套鉴别真伪药材的功夫。
中药炮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炮制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有时还会危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对于中药炮制,金世元一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中药炮制方面,早年的学徒经历使金世元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后的刻苦学习又使他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许多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他都能及时发现,而且每到这一时候,平时那个随和的金世元会变得非常严厉。
得益于博览历代医药名著,金世元对于中成药的了解十分深入,同样是一种中成药,他能把它的处方来源、历史演变、组方配伍、功能主治等等,都为你介绍得一清二楚。因此许多人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求教,并形象的把他称为"活药经"。
在中医药的历史上,医和药是不分家的。年轻时打下的中医基础,以及后来的刻苦学习,使得金世元在医学方面的造诣同样深厚。平时在药学研究之余,他也常常为人诊病。由于他对于中药的熟识,使得他开出的药方往往与从不同。
在金老看过的病例中,有这么一位家住赤峰的体瘫病人,她由于突然中风而造成身体瘫痪,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卧床不起,中医、西医看了很多,可都不解决问题。在别人介绍下找到金老,金老了解他的病情后,给她开了一剂药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又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后来金老的学生在研究他的药方时,发现了这么几味一般医生都不敢使用的中药。
为了加强中药人材的培养,1961年,北京市卫生局决定在北京卫生学校开设中药专业。考虑到金世元中医药知识的全面,把他调来创建这门新的学科。当时的金世元虽然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他还是深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正是在这严谨的学风中,金世元培养出了1000多名中药人材。现在,这些学生大多已成为北京地区中药行业的骨干。1990年,他被国家遴选为全国第一批500名师带徒的导师之一,他也是北京市这第一批导师中唯一从事药学研究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