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站内公告
 
  最新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知名中医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作者:小编  来源:中国民间名医网
 


善言气者,必彰于物

— 薛应中

 

回望我对医学的探索历程,以及临证六十年的经验、体悟,其中有一条探求中医原理的明显主线,那就是在实践中“观测”、摸索“气”在生命体中的状态表达、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和调控方法。气的存在,在我经手的无数医案中得到证实,也一直有效指导着我半个多世纪的临床实践。

1

我有过十万次计的诊脉经历,时日久深,渐知气之存亡,或沉紧,或双弦,或钩啄,或促散,所谓“魂魄谷神,皆见寸口”。

行医久了,对气血运行的病理变化,感觉会一天比一天精微。有时人体血气在经脉中正常流动,经脉气血滑润流畅,当病情变异,会察觉如江河之水徐徐蒸发沸腾,渐渐出现隆起或衰微之像,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好像触觉被放大了,与普通人的正常感觉完全不同。

在同样漫长的针灸实践中,也可感受、体悟出针刺对于气(或曰经络信息流)的干预、激发和调节。《灵枢 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我经常会想,如果给“气”带上彩色的光标,我们就会看到,它流注于体表的各个腧穴,围绕着和穿透人的肉体,并散发出它自身特有的辐射,甚至在人体外都有一层带着光晕的软膜。

这并不是我的想象,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有人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针灸行为拍照,发现电晕有明显变动,在手法补泻、经络感传或内脏牵拉反应时,图像均有变化。

我明白现代人对“气”形态的认识颇具争议,认为气是相对模糊的、是没有客观指标体系的。这个概念也确有不易理解的地方,我当然理解这个感受。主宰生命的“东西”虽然存在,但却看不见,而且无法为西医所证实或接受。我的想法是,我们不能因为时下西医验证不了其中的奥秘而丢弃,更应该加强研究和保护中医医案的个性化基因。“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内经·素问》),“气”是中医学的立足之根,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伟大发现,具有非凡的应用价值,正所谓“诊病决死生者,不视病之轻重,而视元气之存亡,则百不失一。”

由于气氤氲无形,气的功能隐而不露,所以它发挥作用不像有形实体那样,必定显示在对立的相互作用关系之中。换言之作为万物本原的“气”,就相当于现代科学中的“场”,但内涵更为广泛。“场”是看不见、摸不着、无结构的,但其内部却能产生无穷的作用。

“气”这个字是名词,也是个动词,可理解为使气畅通运行。正气与邪气的斗争,实际上就是两类细微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木是火的物质基础,但显然火并不等同于木。气,虽然是物质运动的表现,但气并不等同于物质,只有运动才能产生。比方说寒气,就是一个功能概念。水谷精气中的精微部分,就是营气。我们由此看到了“气”所蕴含的生命性特征,它具有“弥漫的、兼容的”整体性特征。所以作为中医特有的行气医术,是指自觉、主动地采取一定方法,去激发、强化、优化人体之气的功能,以达到养生、祛病、健康长寿之目的。

 

2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是生命体中一切消长、转化、亢害承制、相辅相成关系的最终承载者。

中医学着重把人视做生命功能状态和信息传导的流动过程。在整体层面上,以气为本质,高于西医学以形体为本质对人的研究。用西医的方法和指标来解释病理,距中医气之诠释的境界相差甚远。

中医“气”理论只是古代哲学思想“气”理论的衍生,但在中医实践领域却发挥了最大的应用。气之体固然重要,但气之用则决定着抗病和康复的能力。

概而言之,肿瘤内生损伤元气;手术、放化疗攻邪耗损元气;情志失调耗伤元气;睡眠障碍损伤元气;错误的生活、行为、认知方式损伤元气。虽然病机复杂,但总体以元气亏虚为基本病机,故治疗过程中依据虚实矛盾的主次,确定治疗原则,培调元气治本虚,使元气精血化源充足,令营卫运行正常、气血调和。

病邪刚客于身,尚未成病即可见于“气”像。历代高水平的中医师,以其深厚经验,多能“观察”到病人体内精气沿经络循行的状况,提前发现端倪,然后辨证施治,做到早期治疗。而西医形体性的诊断治疗,一般只看重物质构成方面的变化,然而当物质构成发生异常时,病已成,患已深。

理血气而调逆顺,不借助外在事物(如化学药物)而依赖调动、强化人体内在气机达到健身、祛病、益寿延年的方法,是否也有?“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正是中医当仁不让的使命。

我长期感到无奈的是,中医隐含着大量原创性的好东西,中医理论所蕴含的规律超出了目前科学的认知水平,然而却似乎总是处于一种欲辩无言的状态。现在的科学和医学研究方法、仪器及各种理论,也是一样,还不足以找到正确言说中医药终极奥秘的途径。

 

3

气的含义一是指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一是指人体脏器组织的活动能力,如五脏六腑之气。它“细无内,大无外”、“无不通透”,是生成万物的本源物质,并随着生物条件的转变而改变。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我终于可以说,气同样可以是物质的,不但可以定性,还可以定量,可以实现宏观辨证与微观指标的统一。

当今中国苦苦拼搏的中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因为家庭矛盾、经济问题、名誉地位等生活事件,被生活反复打击,造成心神不宁、“心气不收”,进而影响人体内环境。他们脸色红而欠润,语言响亮,性格急躁,多言,易心烦、多虑,性欲减退,少寐或失眠,大便泄、溏或便秘,夜间尿频。

甚至年轻人也是如此。我已经八十岁了,有时和年轻人一起到远郊出行、上山,他们往往挥汗如雨,气喘如牛,体魄还不如我。我问他们,他们就说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锻炼。

我看着这些年轻人,他们明显呈现出了老年人的虚证,生理衰老之态还不明显,但病理主要是肾及心脾之虚。他们体弱主要不是因为缺乏锻炼的原因,而是社会太过内卷,他们由于殚精竭虑而耗伤心营,心虚则气虚。

我也告诉他们,这不光是锻炼能解决的问题,要辨证对待运动量,要懂得人体劳而勿伤等特点。身心劳损与衰弱,是多因素影响、多系统受累的介于健康和失能的一种中间状态,表现为人生理储备下降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和抗应激能力减退,是当前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从衰弱的生理储备下降及抗应激减弱的内涵来看,劳累衰弱与中医学“正气虚弱”的意义十分接近。但正气的内涵外延更加丰富,还包括了机体的修复能力。中医学认为,如能善保养正气,可以做到“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反之,则会“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气的理论探索也让我对补中益气的方药更有所体会,并据此研制了几种便携普适的药与“方”。

【补心丸】

《养老奉亲书》云“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疾易攻”。《素问·陵兰秘典论篇》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之缺失对于人体信息的沟通造成障碍,情况不明,“中枢”就此将失去对五脏六腑形体百骸的调控,这将为健康埋下隐患。

心主神明,为藏神之舍,居于生命活动的最高调控地位。它的功能不像西方解剖脏器,不能以单一形质去解释。各脏腑组织器官在心神的支配调节下,各行其职,又彼此配合,复杂多样的机体生命活动由此协调有序。

中年是正气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早在明代,著名的中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兴论》中提出了一个“中年振复”的观点,他认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因为中年时期元气尚未衰退,在此时进行调理修治,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若进入老年再调治,则此时元气即衰,药力难为,事倍而功半。中国衰老与抗衰老专家现在越来越有共识,抗衰老从中年开始效果最好。

【补心丸】可以养精神、强志意、平心火、安心神,使脾胃中的元气得舒,心无凝滞,常服可轻身明目,延寿耐老,思维敏捷,睡眠安稳。药性平和,与他药配伍,寒热无妨,且可协力奏效。

 

【补肾丸】

肾精是由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贮藏于肾而形成,一旦亏虚对人体的影响,将达到了影响生死存亡的高度。中医认为一身之血脉、经脉所以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全赖肾精之气之推动。如果鼓动无力,血脉不得充盈,运行失常,那不管你年轻年老,只要经历外界较小刺激,即可导致一系列临床负性事件的发生。

精与气相互滋生,相互为用,密不可分,故常统称为“精气”。五脏六腑之精气,在满足自身的需求下,其富余之精则输送至肾,闭藏于肾。肾精盛衰,对全身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且与脑髓充盈发育关系密切,是为元气之根、精神之舍。肾阴主凉润、抑制,肾阳主温煦、推动。补肾丸有封藏之性,使肾中精气不断充盈,防其无故流失。先天之肾精可直接化生血液。

元气不但要补,还要疏导其路,这就是“调”。只有补调结合才能使元气正常发挥作用,还可鼓邪外出,无闭门留寇之弊。在气血关系处理和相关疾病的诊治上,以气为先、为重,且协调肾阴与肾阳协调配合,推动发挥肾精之各种功能,也可为其他脏腑系统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支持,终使肾精充盈,元气充沛。

 

【经后方】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气血相依相长,才能维持经、孕、产、乳之正常而不致发病。妇科疾病以调经为要,尤以调畅气血为主。气生血、气摄血、气行血,女子行经期间,血气流利,下注冲任,血海由满溢而渐至“空虚”,如果七情不调变为内伤、或感受外邪扰及正气,则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经后方】以气血为纲,针对月经期间的生理变化和腹痛的病因病理,使气血流通,血脉舒达,冲任调和,化瘀止痛;对于月经病不论是经期的异常变化,或者是闭经、痛经、崩漏,均有良效,且能增强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经行吐衄》所论:“苟能调摄得宜,则经应以时矣”。

 

的学问是无数先贤集天文地理、人情物候海量信息综合分析而来,传统中医药理论复杂、博大精深,流派纷繁交融。所以我删繁就简,推出以上方药,其关键都是养“气”,积五十年临床观察、思考之经验而来,屡收显效,可致气机调畅,行血有力,周流不息,濡养全身。

总归而言,从个人行医体悟出发,以“气”为根基,最适合建立起中医思维模式的诊察技术体系。中医药治病,一言以蔽之,就是以药物调理阴阳气血以纠其偏。中医辨证实质上是辨脏腑、经络之气的盛衰虚实,正所谓“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调气是防治疾病的旨归,患病机体由此得复,各种方法据此以立。我也支持新时代的中医人追求个性化的诊疗技能,并在坚守中医特色的前提下,进行学术思想上的勇敢创新。中医只有坚定沿着自己特有的方向前进,才会实现中医学本来赋有的重大历史使命。

 

 

 

 

 

 

 

 

 


 
 
上一篇:医学的目的是救死扶伤,不 是“高”“大”“精”“尖”
下一篇:第四届名老中医薛应中师徒研学会 暨新弟子入门仪式参会心得与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版权所有:民间名医网-中科中新(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电话:010-89218016  
邮箱:18911881193@189.cn QQ:316065576 微信:18911881193  
京ICP备19016078号-2  
本站不提供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在线交易和产品咨询,个人购买者请到医院和药店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名医网微信公众号 民间名医通讯录 客服微信